
本文转自:江苏经济报
多措并举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
□威海市文登区委党校 陶雅楠
旅游业作为兼具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综合性产业,是拉动内需、促进消费、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引擎。近年来,中国旅游业在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维度上稳步前行,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现代旅游发展体系。我国旅游业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宣传方式的创新突破、服务理念的迭代升级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度赋能,三者协同发力,谱写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一、宣传方式创新,以传播效能激活市场活力
在注意力经济时代,创新宣传是旅游目的地突破认知壁垒、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关键。“苏超”出圈便是典型案例,赛事初期热度有限,江苏13个设区市通过场景化营销与互动式传播破局。各地官方文旅账号打破传统范式,赛前在商场、车站开展“地域喊话”制造热度,赛后以幽默语态二次传播强化记忆点。这种“接地气”的宣传让“苏超”多次登上热搜,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旅游经济增量。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官网数据,“苏超”前6轮带动线下服务营收达379.6亿元,同比增长42.7%。这印证了创新宣传能打通“赛事IP—旅游流量—经济收益”转化链路,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。
二、服务理念提升,以人为本夯实发展基石
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质量,而服务提升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。2022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后,当地快速响应、真诚致歉化解危机,奠定冰雪旅游爆火口碑基础。此后,哈尔滨文旅将服务理念贯穿全流程:专项整治“黑导游”保障游客权益,升级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能力,创新邀请鄂伦春族群众现身中央大街打造沉浸式体验。黑龙江省文旅厅数据显示,2023年全省接待游客超2.1亿人次,旅游收入增长近900%。哈尔滨的实践表明,以人为本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,唯有以游客满意度为核心,靠优质服务构建口碑优势,方能实现旅游市场长效繁荣。
三、传统文化赋能,以文旅融合注入持久动力
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,既是传承文化根脉的要求,也是提升产业能级的路径。2021年河南卫视《唐宫夜宴》破圈,核心是以现代艺术手法重构传统文化表达,将历史元素与当代审美结合。此后推出的“中国节日”系列节目,延续唐宫IP、展现国风少年风采,通过创新表达让传统文化“活”起来,带动河南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。从呈坎鱼灯、上饶火壶到淄博琉璃,众多非遗通过旅游场景实现创造性转化,这说明唯有深挖传统文化内核,推动文旅深度融合,才能赋予旅游业深厚底蕴与持久动力,实现从“流量吸引”到“价值认同”的跨越。
创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